9月28日,历经一年修复的馆藏国家一级文物——商代牺首兽面纹青铜罍,在英国365集团博物馆馆员的护送下平安回馆。10月,这件重器完成相关验收,重新在博物馆过渡展厅与观众见面。

青铜罍于1949年前出土于宁乡黄材,高35.5cm,口径27cm,腹径44cm,底径25.6cm,体型高大,纹饰森丽,具有极高的历史、艺术和科学价值。因年代久远,器表布满尘垢、砂砾和硬结物,孔洞参差,令人惋惜。

2024年6月,在湖南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,我馆将青铜罍送往湖南博物院文保中心修复。专家团队先以文物病害调查和分析检测厘清文物情况,继而对文物进行了清洗,物理去除泥垢砂粒及硬结物。后用3%浓度B-72丙酮溶液在表面多次涂刷加固,再以环氧树脂胶泥补配部分孔洞,矿物颜料虫胶随色做旧。数道工序,细致入微,终使青铜罍实现从“灰头土脸”到“绿意盎然”的华丽转变。

修复前

修复后
当展柜灯光亮起,完成修复的青铜罍牺首相向,兽纹清晰,熠熠生辉。此番“回家”,它将以全新的姿态,继续向观众讲述3000多年前湖湘历史和师大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一审:黄思敏
二审:黎天宇
三审:彭露